基础医学院-张文风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2-03 导师主页
张文风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基础医学院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方剂的中医理论及现代机理,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研究
1139607280@qq.com

硕士招生专业

1
方剂学
2024
3
学术型硕士
方剂的中医理论及现代机理、新药研究
2
中医内科学
2024
2
专业学位硕士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研究

    张文风,医学博士 ,博士后,二级教授,博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名中医,吉林省教学名师,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全国中医优秀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温病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常委、美容分会常委。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膏方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经典与临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命题专家,吉林省健康巡讲专家,吉林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吉林省政协委员,长春市政协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吉林省“新世纪优秀⼈才”,吉林省创新拔尖人才,吉林省巾帼十杰提名奖及长春市三八红旗手,长春市突出贡献专家,长春市师德标兵,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师德标兵。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项目,中医疫病源流及预警防治策略研究,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

2.吉林省科技厅,经典名方玉液汤防治糖尿病的开发研究,2019.1-2023.12                     

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0A14,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德育运用,2020.6-2022.12

4.吉林省卫计委,重大疫情背景下中医防治策略及经方筛选关键技术研究,2021.8--2024.12

5.吉林省科技厅,经典验方明君散治疗冠心病创新中药临床前研究,2021.6-2022.10 

6.吉林省中管局,经典名方溯源与临床新用,2020.1--2021.12

7.吉林省中管局,古今文献中药代茶饮的整理与应用,2018.1--2019.12

8.吉林省中管局,临床膏方集,2017.1--2019.12

9.通化市科技局,补阳还五汤颗粒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前研究,2021.7-2024.12                        

10.通化市科技局,基于经典名方防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橘皮竹茹颗粒”的开发研究,2023.1-2025.12      

11.吉林省教育厅,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小复方筛选及评价研究,2013年1月--2014年12月;

12.吉林省教育厅,益气化浊、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大鼠NO、ET影响的实验研究,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

13.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芪葛通络颗粒”的临床前研究,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

14.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基于古今文献的中药大黄新功能的文献研究与实验论证,2010年7月至2012年月;

15.长春科学技术局,防治糖尿病中药新药开发技术平台建设,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教学项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和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新医科背景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中医基础课程群题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21年11月至2023年10;

[2]吉林省教育厅,新医科背景下“三层两融”中医师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

[3]吉林省教育厅,互联网视域下中医专业人才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

[4]吉林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多元化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实践,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

[5]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形成性评价研究与实践,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主持全国哲学工作办公室、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教育厅等课题21项;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科技成果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奖2项,省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1项,吉林省第七届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3篇,其中SCI及核心论文133篇,主编、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骨伤方药学》《方药学》等教材及著作19部。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85年,1998年获准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2000年获准开展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试点工作,200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获准开展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2011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多种层次、多种类别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即中医学、中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即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即中医学、中药学。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形成了覆盖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和护理学5个一级学科,并将基础与临床、中医与西医、医学与药学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研究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51名、硕士生导师245名,其中有享誉全国的终身教授6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9人,国家及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6人,吉林省教学名师3人,吉林省新世纪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1人。迄今为止,研究生学院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910人,博士研究生109人。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主持人,有的已经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有的移居海外,成为当地中医药机构的负责人,为促进中医药对外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2006年5月,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成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列为学院建制,突出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开创了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研究生学院现设有综合办公室、培养科、学科与学位科、管理科四个职能科室。研究生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紧抓“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一主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逐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导师队伍建设,初步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监督保障体系。

  “十二五”是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机遇,研究生学院将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办学理念,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稳步扩大教育规模,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引导研究生“夯实理论基础,精通专业技能,兼学中西两法,通晓古今中外”。 展望未来,研究生学院全体教师有信心,有决心,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学校“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踏实工作,把研究生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摇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