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院-冷炎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2-11 导师主页
冷炎 主任医师 硕,博士生导师
中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西医肝病、脾胃病防治研究
1289021445@qq.com

硕士招生专业

1
中医内科学
2024
5
专业学位硕士
肝脾胃病的研究

        冷炎,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四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继承人。目前担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肝病化瘀通腑重点研究室负责人,长春市“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带头人,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重点学科带头人,吉林省中医优势专科负责人。兼任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肝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膳研究会文化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世中联临床思维专业委员会常委,吉林省食品药品审评中心技术审评专家、长春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持、参研省部级科研课题 10 余项,参与了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综合改革创新性研究等多项教学改革课题。

主持课题如下

1.吉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150204043YY,院内制剂养肝解郁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的药效学研究,2015.1-2017.12,课题负责人,结题。

2.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编号:2018052,养肝解郁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内有郁热证)的临床研究,2018.7-2019.12,课题负责人,结题。

3.中国药膳研究会,东北满族传统饮食习俗源流及养生原理,2019.9-2020.8,课题负责人,结题。

4.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编号:zybz-2020-012,满药敷贴治疗腹痛技术标准,2020.7-2021.6,课题负责人,结题。

5.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编号:2020014,满族医药传统敷贴疗法的挖掘整理研究——满药止痛贴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腹痛(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研究,2020.1-2021.6,课题负责人,结题。

6.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编号:20190304075YY,院内制剂养肝解郁颗粒治疗绝经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临床前研究,2019.1—2021. 12,课题负责人,结题。

7.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编号:20210101208JC,养肝解郁颗粒精准治疗绝经后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炎症微环境”的全转录基因组学研究,2021.01-2024.06,课题负责人,在研。

8.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编号:20240304068SF,绝经后女性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证)中医特色慢病干预技术研究,2023.6—2026.12,课题负责人,在研。

多年来致力于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以及满族医药的整理挖掘研究。尤其对于绝经期女性的代谢相关疾病,如调控身体脂肪再分布的机制研究,防治脂肪肝的临床研究取得较多成果。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获得吉林省科技成果 10 项,长春市科技成果1项。获得吉林省中医药学术著作奖一等奖、吉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二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85年,1998年获准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2000年获准开展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试点工作,200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获准开展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2011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多种层次、多种类别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即中医学、中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即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即中医学、中药学。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形成了覆盖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和护理学5个一级学科,并将基础与临床、中医与西医、医学与药学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研究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51名、硕士生导师245名,其中有享誉全国的终身教授6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9人,国家及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6人,吉林省教学名师3人,吉林省新世纪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1人。迄今为止,研究生学院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910人,博士研究生109人。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主持人,有的已经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有的移居海外,成为当地中医药机构的负责人,为促进中医药对外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2006年5月,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成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列为学院建制,突出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开创了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研究生学院现设有综合办公室、培养科、学科与学位科、管理科四个职能科室。研究生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紧抓“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一主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逐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导师队伍建设,初步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监督保障体系。

  “十二五”是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机遇,研究生学院将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办学理念,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稳步扩大教育规模,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引导研究生“夯实理论基础,精通专业技能,兼学中西两法,通晓古今中外”。 展望未来,研究生学院全体教师有信心,有决心,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学校“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踏实工作,把研究生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摇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