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院-南征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4-07-16 导师主页
南征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中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博士-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研究,硕士-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研究
nanzheng001@aliyun.com

硕士招生专业

1
中医内科学
2024
3
专业学位硕士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研究

南征,男,中共党员,主任医师,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糖尿病重点专科、学科学术带头人
第三至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英才奖章获得者
世中联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世中联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朝医药分会名誉会长、吉林省中医药学会高级顾问、吉林省防控疫情中医救治专家组顾问、中医重症病例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吉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组长。
1995年被评为吉林省名中医,2000年被评为长春名医、长春知名医生
2017年被评为全国名中医;2022年被评为国医大师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20余项。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创新性地提出了“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三法为一法治疗消渴、“毒损肾络”病机学说、“消渴肾病”中医病名(被收入到行业规范《中医药学名词》中)。在临床中逐渐形成了以“消渴—消渴肾病—消渴肾衰”为主线的疾病诊疗体系,提出了“一则八法”综合管控理论。首次发掘长白山植物榛子雄花,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肝病,榛花已被纳入《吉林省中药材标准》。研制出消渴安胶囊、麝香抗栓胶囊、麝香抗栓丸、复方榛花舒肝胶囊等4种准字号新药,其中麝香抗栓胶囊、麝香抗栓丸被编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消渴安胶囊被编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他出版了《消渴肾病研究》《南征用药心得十讲》等系列著作50余部。曾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吉林省优秀新产品奖1次,长春市首届发明与革新奖1次,白城地区优秀新产品奖1次,APPA(亚太地区出版协会)学术著作图书金奖1次,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次,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1次,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1次。发表SCI、中文核心、科技核心及省级以上学术论文三百余篇。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85年,1998年获准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2000年获准开展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试点工作,200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获准开展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2011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多种层次、多种类别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即中医学、中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即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即中医学、中药学。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形成了覆盖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和护理学5个一级学科,并将基础与临床、中医与西医、医学与药学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研究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51名、硕士生导师245名,其中有享誉全国的终身教授6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9人,国家及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6人,吉林省教学名师3人,吉林省新世纪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1人。迄今为止,研究生学院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910人,博士研究生109人。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主持人,有的已经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有的移居海外,成为当地中医药机构的负责人,为促进中医药对外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2006年5月,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成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列为学院建制,突出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开创了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研究生学院现设有综合办公室、培养科、学科与学位科、管理科四个职能科室。研究生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紧抓“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一主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逐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导师队伍建设,初步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监督保障体系。

  “十二五”是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机遇,研究生学院将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办学理念,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稳步扩大教育规模,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引导研究生“夯实理论基础,精通专业技能,兼学中西两法,通晓古今中外”。 展望未来,研究生学院全体教师有信心,有决心,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学校“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踏实工作,把研究生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摇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