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院-王洪峰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2-11 导师主页
王洪峰 教授 硕,博士生导师
针灸推拿学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 ,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学 ,针灸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脑影像学效应机制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效应机制研究
ccwhf@126.com

硕士招生专业

1
针灸推拿学
2024
7
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效应机制研究

王洪峰,男,汉族,1971年3月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吉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教授,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针灸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第十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得者、吉林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重点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三届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第四批《中华中医药杂志》百名优秀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方向二审专家。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王洪峰教授长期围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失眠、认知功能障碍、痴呆、药物成瘾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脑影像学效应与针灸干预机制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专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中文核心及科技核心等论文60余篇,出版参编国家规划教材、著作10余部,牵头立项并制订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针灸国际标准项目2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相关技术成果在国内三十余家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围绕药物成瘾方向,开展的中医药戒毒疗法被国家司法部认定为新技术新成果,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Li M, Yao L, He M, et al. “Adjust Zang and arouse spirit” electroacupuncture ameliorates cognitive impairment by reducing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 db/db mice[J].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2023, 14: 1185022.

(2)Zhang L, Chen X, Wang H, et al. “Adjusting internal organs and dredging channel” electroacupuncture ameliorates insulin resistanc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regulating the intestinal flora and inhibiting inflammation[J]. Diabetes, Metabolic Syndrome and Obesity, 2021: 2595-2607.

(3)Li M, Yao L, Huang H, et al. Study on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based on rs-fMRI: 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MJ open, 2021, 11(8): e055874.

(4)Li M, Huang H, Yao L, et 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the modulation of functional brain regions in migraine: A meta-analy sis of fMRI studies[J]. Frontiers in Neurology, 2023, 14: 1036413.

(5)Ma S, Huang H, Zhong Z, et 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brain regions modulation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meta-analysis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J].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2022, 14: 914049.

(6)Ma S Q, Huang H P, Li M Q, et 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dementia: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J].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21, 41: 101256.

(7)Pan H, Huang H, Zhang L, et al. “Adjusting internal organs and dredging channel”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prevents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by downregulating glucose‐related protein 78 (GRP78) and caspase-12 in streptozotocin‐diabetic rats[J]. Journal of diabetes, 2019, 11(12): 928-937.

(8)Li M, Yao L, Huang H, et al. Multimodal cerebral imaging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Adjust Zang Dredge Meridian” electroacupuncture on cerebral central sensitization in PDPN patients: a study protocol for a sham-controlled, randomized trial[J]. Trials, 2021, 22(1): 1-13.

(9)Zheng H Z, Chang T Y, Peng B, et 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as A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Scoping Review[J].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024: 103014.

(10)Zhong Z, Sun M M, He M, et al. Proteomic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An updated review[J]. Heliyon, 2024, 10(12): e33233.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85年,1998年获准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2000年获准开展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试点工作,200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获准开展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2011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多种层次、多种类别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即中医学、中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即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即中医学、中药学。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形成了覆盖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和护理学5个一级学科,并将基础与临床、中医与西医、医学与药学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研究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51名、硕士生导师245名,其中有享誉全国的终身教授6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9人,国家及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6人,吉林省教学名师3人,吉林省新世纪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1人。迄今为止,研究生学院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910人,博士研究生109人。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主持人,有的已经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有的移居海外,成为当地中医药机构的负责人,为促进中医药对外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2006年5月,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成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列为学院建制,突出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开创了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研究生学院现设有综合办公室、培养科、学科与学位科、管理科四个职能科室。研究生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紧抓“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一主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逐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导师队伍建设,初步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监督保障体系。

  “十二五”是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机遇,研究生学院将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办学理念,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稳步扩大教育规模,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引导研究生“夯实理论基础,精通专业技能,兼学中西两法,通晓古今中外”。 展望未来,研究生学院全体教师有信心,有决心,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学校“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踏实工作,把研究生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摇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