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推拿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推拿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减重专病门诊负责人。
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长白山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第八批拔尖创新人才;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第四代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氏奇穴疗法”传承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会长、秘书长,吉林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主任委员及中国针灸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中西医结合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社会职务。
从事脏腑推拿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擅长脏腑推拿、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并发症。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7部,其他著作50余部。主持吉林省科技厅、博士后基金、吉林省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等科研项目7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1] 2023.01-2025.1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脂肪细胞UCP1依赖性产热推拿对肥胖“消膏降浊”作用及机制研究(YDZJ202301ZYTS140),负责人,10万元。
[2] 2023.01-202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推拿对T2DM基于ECM重塑调控肌卫星细胞成肌/成脂分化的降浊生肌作用及机制研究(82274673) 第2名,52.00万元。
[3] 2021.1-2022.12吉林省教育厅(2021年度科学技术项目-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振腹推拿法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细胞保护机制研究(JJKH20210959KJ),负责人,2.5万元,已结题。
[4] 2021.1-2023.12吉林省卫生与健康技术创新项目——基于APP管理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脏腑推拿干预效果研究(2020J065),负责人,2万元,已结题。
[5] 2020年度吉林省博士后科研人员择优资助项目—脏腑推拿干预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评价及效应机制研究(重点资助项目),负责人,10万元(吉财社指[2020]498号文件)
[6] 2020.01-2022.1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于“一气周流”理论的糖尿病前期人群非药物疗法干预方案研究(编号:20200403124SF),第2名,10万元,已结题。
[7] 2019.12-2021.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中医健康状态监测、预警与防控模式的示范研究(编号:2019YFC1709900)负责子任务“脏腑推拿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风险人群干预研究”(子课题第6名),总经费475万元。
[8] 2019.04- 2020.09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腹部推拿对糖尿病前期IFG+IGT患者的临床研究(2019104)负责人,1万元,已结题。
[9] 2018.12-2019.12 横向课题-腹部推拿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脑肠肽检测。负责人10.9万元,已结题。
[10] 2017.1-2018.12基于中医体质辨识探讨李东垣“从脾胃论治”思想在现代治未病中的应用研究(JJKH20170707KJ),吉林省教育厅,第3名,3万元,已结题。
[11] 2016.01-2018.06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中药推拿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临床研究(2016230)第2名,已结题。
[12] 2015.05-2017.05 省卫计委项目-基于固本培元治则的针推结合法对糖尿病性腹泻临床研究(2015ZFZC05)负责人,3万元,已结题。
[13] 2017.09- 2019.02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古法推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适宜技术研究(2017035)负责人1万元,已结题。
[14] 2016.01-2018.12吉林省科技厅-腹部推拿改善糖尿病患者HDL介导的内皮保护功能及eNOS偶联状态的影响(白求恩专项)(20160101192JC) 第2名,15万元,已结题。
[15] 2014.01-2017.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腧穴配伍方案优选及效应影响因素研究(2014CB543100),参加;已结题。
[16] 2013.01-2015.01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束悗疗法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吉教科合字[2013]第425号)参加;已结题。
[17] 2013.01-2015.12吉林省科技厅-推拿针灸结合中药综合干预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评价研究(20130206032SF)参加;已结题。
[18] 2013.05-2014.05吉林省卫生厅-八段锦结合内功推拿对女性更年期失眠影响的临床研究,第4名;已结题。
[19] 2012.10-2013.10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伪满时期医学文献的研究,第4名;已结题。
[20] 2011.01-2014.12吉林省科技厅-卧位旋牵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适宜技术整理研究,第4名,已结题。
[21] 2009.01-2011.12吉林省教育厅项目-经穴推拿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第2名,已结题。
论文:
[1]魏晓光,吴兴全.“新医科”背景下高校临床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4,40(35):155-157.(通讯作者)
[2] 陈丽丽,丛德毓,楚云杰,等. 从“一气周流”探讨腹部推拿在脾虚痰湿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治疗中的应用 [J]. 山东中医杂志, 2023, 42 (11): 1203-1206. (通讯作者)
[3] Wang Gaofeng, Zhang Zepeng, Sun Jiabao, Li Xiangyan, Chu Yunjie, Zhao Daqing, Ju Hongyu, Wu Xingquan, Cong Deyu.(2022). Abdominal massage: A review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from 1990 to 2021. Complement Ther Med, 70(undefined), 102861. doi:10.1016/j.ctim.2022.102861(网络首发,通讯作者)
[4] Chen L, Cong D, Wang G, Sun J, Ji Y, Zhong Z, Liu T, Liu J, Chu Y, Wu X. Tuina combined with diet and exercise for simple obesity: a protocol for systematic review. Medicine 2022;101:6(e28833).(通讯作者)
[5] Wang G, Cong D, Ju H, Sun J, Li C, Zhang Z, Chu Y, Wu X. Community intervention study of viscera massage in overweight/obese type 2 diabetes high-risk population. Medicine 2021;100:48(e27932).(通讯作者)
[6] Yang Min,Wu Xing-Quan,Ding Chuan-Bo et al. 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identifies specific modules and hub genes related to Parkinson's disease.[J] .Neuroreport, 2021, undefined: undefined.
[7] 魏晓光,吴兴全*.基于产教融合构建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5):191-192.
[8] 魏晓光,吴兴全*.“双一流”视阈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4):191-192.
[9] He Zhang, Daian Pan, Xingquan Wu, et al. SPlatelet 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1 Is Involved in the Hemostatic Effect of 20(S)-protopanaxadiol by Regulating Calcium Signaling [J].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0, 11: 549150.( doi: 10.3389/fphar.2020.549150IF: 4.4 Q1 . Publish:2020.9.18)
[10] 吴兴全,魏晓光,王艳华.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J].吉林中医药,2019,39(11):1517-1519.
[11] Zhang H, Liu P, Wu X, et al.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somnia: A PRISMA-compliant meta-analysis.[J]Medicine (Baltimore). 2019 Jun;98(24):1-9.
[12] Xiuying Wang,Hai Zhao,Xingquan Wu,et al.Tangshen Formula Treatment for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by Inhibiting Racgap1-stata5-Mediate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Restoring miR-669j-ArntlRelated Circadian Rhythm[J].Med Sci Monit, 2018; 24: 7914-7928
[13] 吴兴全,魏晓光,张红石.基于固本培元治则的针推结合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724-5726
[14] 吴兴全,魏晓光.《脾胃论》治未病思想之于慢性病防治探析[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03):63-65.
[15] 吴兴全,杨永刚,魏晓光,等.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传承考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05):1781-1783.
[16] 吴兴全,魏晓光,赵宏岩,王之虹.《本草图经》玉石部文献特色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3376-3378.
[17] 吴兴全,魏晓光.推拿治疗Ⅱ型糖尿病举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04):715.
[18] 吴兴全,魏晓光,王之虹.固本培元手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脾肾阳虚型)3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01):91-92+154.
[19] 魏晓光,吴兴全,王健.研读经典——《脾胃论》心得[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5,03:57-59.
[20] 魏晓光,吴兴全,崔为.《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学术探微[J].时珍国医国药,2015,04:939-940.
[21] 魏晓光,吴兴全,赵宏岩. 伪满文献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03:61-63.
[22] 吴兴全,魏晓光.推拿治疗Ⅱ型糖尿病举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04).
[23] 吴兴全,魏晓光,王之虹.固本培元手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脾肾阳虚型)3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01):91-92+154.DOI:10.13463/j.cnki.cczyy.2011.01.040.
[24] 魏晓光,吴兴全.黛玉之死新解[J].中医药文化,2007(01):20.DOI:10.16307/j.1673-6281.2007.01.008.
著作:
[1] 房敏,王金贵 编.推拿学习题集[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2.08.01.ISBN:9787513276382
[2] 宋柏林、于天源主编.推拿治疗学 第4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08.(编委) ISBN号 :978-7-117-31556-2
[3] 房敏,王金贵主编. 十四五规划 推拿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06(编委)ISBN号 :978-7-5132-6799-1
[4] 周运峰主编. 推拿治疗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11.(编委)ISBN978-7-5478-5086-2
[5] 王金贵,付国兵主编. 脏腑推拿治疗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05.(编委)ISBN号 :978-7-03-061083-6
[6] 王喜臣,赵宏岩.吉林伪满医事要略[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1(编委)
[7] 宋柏林,于天源主编;王春林,吕立江,何光远,赵焰,梅荣军副主编. 推拿治疗学 第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05.(编委) ISBN号 :978-7-117-22481-9
[8] 房敏,宋柏林主编. 十三五规划 推拿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01.(编委)ISBN号 :978-7-5132-3407-8
[9] 宋柏林,于天源主编;范炳华,顾一煌,梅荣军副主编. 推拿治疗学 第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08.(编委)ISBN号 :7-117-15958-6
[10] 吴兴全编著;金开诚主编. 神奇的针灸疗法[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01 ISBN号 :978-7-5463-3965-8
[11] 苏颖, 赵宏岩, 粟栗,等.《本草图经》研究[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编委,第五章,8万字 ISBN号 :978-7-117-14410-0
[12] 朱世增. 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共50部,编委)
科研成果:
[1] 李晓韬,郭凯西,吴兴全,等. 基于经穴疗法的四自由度绕神阙穴揉腹运动仿生机械手[P]. 吉林省: CN202110438736.7, 2024-05-10.(发明专利)
[2] 基于经穴疗法的四自由度绕神阙穴揉腹运动仿生机械手[P]. 李晓韬,郭凯西,吴兴全,李晓旭,高奎鸿,倪贺贤,金雨灏. 中国专利:CN214762190U, 2021-11-19(ZL202120838182.5)
[3] 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系列推拿技术整理及推广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杨永刚、吴兴全、卓越、刘鹏、齐伟、魏晓光、张璟琪、刘杨圣洁),2021J2S039)
[4] 经穴推拿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宋柏林、杨永刚、吴兴全、齐伟、魏晓光、刘鹏、王龙、周志跃、王宪滨、张红石、杨敏、张璟琪、高展,2019J2K050,2019.11)
[5] 脏腑推拿治疗功能性内科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第7名 201901-05,2019.11)
[6] 应氏奇穴埋线疗法(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第2名201903-09,2019.11)
[7] 三苦滴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吉林省科技成果,第2名2019427,2019.10.17)
[8] 任继学教授运用海洋中药经验整理研究(吉林省科技成果 第2名2019463,2019.10.17)
[9] 古法推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适宜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成果 负责人,2019391,2019.09.19)
[10] 一种手臂固定挂持装置(发明专利ZL201810007551.9 第3名,2019.09)
[11] 基于循证护理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质量评价研究(2017522)吉林省科技成果 第2名 2017.12.29
[12] 束悗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2015695) 吉林省科技成果 第7名 2015.12.22
[13] 调整骶髂关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整理研究(吉林省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4名,吉林省教育厅,2011.12.16)
[14] 调整骶髂关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整理研究(2011519) 吉林省科技成果 第4名 2011.12.31
[15] 经穴推拿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2011521) 吉林省科技成果 第2名 2011.12.31
长春中医药大学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长春市立中医进修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校训精神,“多维、开放、经营”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中医药为主,医、工、管、法、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现有ESI全球前1%学科2个,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个、重点学科19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4个,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5个。
坚持引培并举,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院士、国医大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全国名中医、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岐黄学者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73人(次)。有博士生导师186人,硕士生导师753人。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团队”1个,“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最美辅导员”1人。代谢病团队入选国家首批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一流中医药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935名,其中本科生11226人,专科生151人,硕士研究生2941人,博士研究生490人,国际学生56人。本科专业25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8个、特色高水平专业(群)4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及教学团队1门(个)。附属医院入选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主编规划教材120部,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吉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
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十四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118项。“十三五”以来,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201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励244项。现有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北方)、国家现代中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12个。学校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励384项,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坚持社会服务,加强高端医疗资源建设。建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所,三级综合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附属医院是首批国家临床研究基地,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国家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单位,获评全国援外医疗先进集体。附属医院党委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抗疫先进基层党组织”。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获批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
坚持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提升中医药国际化水平。创办《中医药历史与文化》集刊,打造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新载体。创新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认证制度”,在全国中医药院校推广应用。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指定院校,构建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的来华留学教育全周期培养体系,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单位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东北亚中医药传播发展基地、中国-俄罗斯(莫斯科)中医药海外中心项目建设,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著作奖”1项。
立德树人,行稳致远,学校将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战略、人才攀登战略、特色发展战略、改革驱动战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中医药人才,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