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信息学院-朱彦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1-23 导师主页
朱彦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医药信息学院
中医药信息学
01中医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zhuyan166@126.com

招生信息

1
中医药信息学
2024
1
学术型硕士
中医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所长特聘助理,中医信息学博士。

研究方向包括中医药领域本体构建与应用、数据库与数据挖掘、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等。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专委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药物警戒》青年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等项目。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BMC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Decision Making、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和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出版著作2部,获发明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10项。科研成果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青年中医药求真学者”。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 2024

1)  朱彦, 杨雁南, 姚克宇, et al. 穴位皮区模型及其在中医临床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J]. 数字医学与健康, 2024, 02(03): 148-152.

2)  孟祥福, 任全莹, 杨东燊, , 朱彦*. 基于BERT和CNN的药物不良反应个例报道文献分类方法 [J]. 计算机科学, 2024, 51(S1): 1116-1121.

3)  付璐,姚克宇, 杨啸林, 朱彦*. 3种主流现代解剖学本体的器官表征特点对比分析研究 [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4, 45(02): 59-64.

4)  WangZ, Li K, Ren Q, Yao K*, Zhu 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Classification Us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proceedings of the 2023 IEE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ine (BIBM), Istanbul,Turkey, F December 5-8, 2023, 2023 [C]. 2024.

5)  Wu M, Ma T*, Zhu Y*, et al.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recombinant inventions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 121(46): e2400812121.

6)李可千, 朱彦*, 姚克宇*. 数智时代背景下的广义经典名方遴选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 39(10): 5357-5361.

7)郝梦, 朱彦. 从知识发现角度探析象思维内涵及路径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 39(11): 5804-5808.

8) 杨乐乐, 龙海, 姚克宇, 刘丽红,朱彦*. 基于本体推理和语义网检索的中西药相互作用知识发现研究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 42(09): 13-17.

9) 孙函, 杨啸林, 杨晟, ...朱彦*. 卫生健康信息数据元标准2023版和2011版比较研究 [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4, 45(08): 14-19.

10) 朱彦, 李庆娜, 朱兰, et al. MedDRA在中国药品监测应用实施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J]. 中国药物警戒, 2024, 21(07): 746-751.

- 2023

1)       郝梦, 黄玉燕, 秦培洁, …, 朱彦*. 从知识组织与发现视角探析取象比类内涵及应用模式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 38(2): 504-508.

2)       徐静雯, 王书童, 黄玉燕, , 朱彦*,牟冬梅*. 中医病机语义模型构建初探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 38(2): 767-771.

3)       徐静雯, 朱彦*. 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现状 [J]. 医学信息学, 2023, 44(1): 36-41.

4)       陈超, 朱兰, 刘丽红, 韩佳寅, 朱彦*. 文献来源的补骨脂及其制剂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特点探析 [J]. 中国药物警戒, 2023, 20(4): 449-453.

5)       张雨琪, 徐昕怡, 朱兰, 朱彦*. 药品剂型标准术语的比较研究 [J]. 中国药物警戒, 2023, 20(08): 904-910.

6)       姚克宇, 张舒琪, 金锐, 刘丽红*, 朱彦*. 药物致肝损伤数据集的比较研究 [J]. 中国药物警戒, 2023, 20(5): 568-573.

- 2022

1)       Long H, WangZ, Cui Y, ..Yan Z*. A Prototype for Diagnosis of Psoriasis i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2022,73(3): 5197-5217.

2)       Zhu Y, Yao K, Peng S, et al.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TCM) Domain Ontology: Current Status and Rethinking for the FutureDevelopment [J].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2022, 37(3): 228-234.

3)       朱彦, 徐静雯. 中医药本体研究思考与展望——从术语集到本体集 [J]. 医学信息学, 2022, 43(8): 8-14.

4)       付璐, 李宝金, 姚克宇, 朱彦*. 顶层本体指导下的经络腧穴语义框架构建探索研究 [J]. 中国针灸, 2022: 1-13.

5)       徐静雯, 牟冬梅, 黄玉燕, 刘晶,王书童,朱彦*. 现行中医证候分类标准比较研究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 37(10): 5943-5949.

6)       刘晶, 王哲, 刘涛, 朱彦*. 现行中医疾病分类标准比较研究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 37(09): 5147-5151.

7)       薛琪, 高博, 温晶, 朱彦*,孟祥福*. 基于HPD算法的中药药对挖掘方法 [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 24(11): 7.

8)       刘丽红, 付璐, 姚克宇, 王俊慧,朱彦*. 中医药古籍文献实体标注规范探索 [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22, 31(12): 1-6.

- 2021

1)       Zhu Y, Liu L, Gao B, et al. TCDO: A Community-BasedOntology for Integrative Re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Drugs and Their Properties [J].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Medicine, 2021, 2021: 6637810.

2)       Cui Y, GaoB, Liu L, **, Yan Z*. AMFormulaS: an intelligent retrieval system for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s [J]. BMC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DecisionMaking, 2021, 21(2): 56.

3)        Hu J, Li L, Yang W, Zhe W, Jun Wang, Yan Z*. AcuRegions: A NovelCutaneous Region Model Based on Acupoints and Its Application [J]. Intelligent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 2021, 28(3): 785-795.

4)      朱彦, 郑捷, 李晓瑛, et al. 基本形式化本体BFO及中文版介绍 [J]. 医学信息杂志, 2021, 42(1): 24-28,60.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一、   论著

1)    朱彦, 何勇群, 郑捷, et al. 基于基本形式化本体的本体构建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2) 朱彦, 高博, 崔蒙. 中医类方衍化关系自动发现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二、专利授权:

(1)  朱彦, 崔蒙, et al. 一种用于检验方剂相似度的方法和装置: 中国, ZL201610602371.6 [P/OL]. 2016-2036.(授权公告日:2023年06月16日)

(2) 朱彦, 崔蒙, et al. 一种用于识别类方衍化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中国, ZL201610602357.6 [P/OL]. 2016-2036. (授权公告日:2023年05月05日)

(3) 朱彦,基于穴位的皮区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中国, ZL 2020 1 1221897.2 [P/OL]. 2020-2040. (授权日期:2023-08-01)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长春中医药大学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长春市立中医进修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校训精神,“多维、开放、经营”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中医药为主,医、工、管、法、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现有ESI全球前1%学科2个,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个、重点学科19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4个,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5个。

坚持引培并举,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院士、国医大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全国名中医、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岐黄学者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73人(次)。有博士生导师186人,硕士生导师753人。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团队”1个,“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最美辅导员”1人。代谢病团队入选国家首批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一流中医药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935名,其中本科生11226人,专科生151人,硕士研究生2941人,博士研究生490人,国际学生56人。本科专业25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8个、特色高水平专业(群)4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及教学团队1门(个)。附属医院入选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主编规划教材120部,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吉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

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十四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118项。“十三五”以来,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201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励244项。现有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北方)、国家现代中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12个。学校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励384项,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坚持社会服务,加强高端医疗资源建设。建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所,三级综合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附属医院是首批国家临床研究基地,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国家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单位,获评全国援外医疗先进集体。附属医院党委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抗疫先进基层党组织”。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获批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

坚持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提升中医药国际化水平。创办《中医药历史与文化》集刊,打造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新载体。创新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认证制度”,在全国中医药院校推广应用。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指定院校,构建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的来华留学教育全周期培养体系,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单位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东北亚中医药传播发展基地、中国-俄罗斯(莫斯科)中医药海外中心项目建设,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著作奖”1项。

立德树人,行稳致远,学校将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战略、人才攀登战略、特色发展战略、改革驱动战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中医药人才,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