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钊,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长春市儿童医院小儿普外、新生儿外科主任;吉林省高层次D类人才,长春好人、长春市优秀青年医师、长春市高技能职工、长春市健康科普专家;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第二届结构畸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小儿普外微创学组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儿童肿瘤整合康复委员会委员;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影像诊疗技术创新联盟儿童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东北)儿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秘书;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医学健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春市医学会理事;长春市医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叙事医学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医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普外科学专科委员会委员。长春市第六届少工委委员。先后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及北京儿科研究所附属医院学习,主修小儿腹腔镜微创技术。
擅长小儿微创外科疾病的研究与诊治工作,如胆总管囊肿、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的微创治疗。尤其在腹腔镜下单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等手术中已做到隐瘢痕,堪称“肉眼无创”。真正做到大病微创,小病无痕。
近5年发表SIC3篇、国内期刊7篇,主持省级课题3项
国家级发明专利1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85年,1998年获准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2000年获准开展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试点工作,200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获准开展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2011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多种层次、多种类别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即中医学、中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即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即中医学、中药学。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形成了覆盖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和护理学5个一级学科,并将基础与临床、中医与西医、医学与药学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研究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51名、硕士生导师245名,其中有享誉全国的终身教授6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9人,国家及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6人,吉林省教学名师3人,吉林省新世纪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1人。迄今为止,研究生学院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910人,博士研究生109人。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主持人,有的已经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有的移居海外,成为当地中医药机构的负责人,为促进中医药对外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2006年5月,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成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列为学院建制,突出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开创了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研究生学院现设有综合办公室、培养科、学科与学位科、管理科四个职能科室。研究生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紧抓“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一主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逐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导师队伍建设,初步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监督保障体系。
“十二五”是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机遇,研究生学院将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办学理念,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稳步扩大教育规模,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引导研究生“夯实理论基础,精通专业技能,兼学中西两法,通晓古今中外”。 展望未来,研究生学院全体教师有信心,有决心,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学校“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踏实工作,把研究生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