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秀英,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吉林省生殖医学中心科室副主任,省级医学专家,吉林省首批“长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吉林省政府津贴,吉林省D类人才,吉林省生殖免疫学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卫生信息学会不孕不育与优生分会副主任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辅助生殖技术专家库评审专家。从医生殖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专业13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专业理论,擅长不孕不育及辅助生育技术,妇产科生殖内分泌疾病、反复着床失败、复发性流产等生殖内分泌疾病及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疑难杂症。年个人门诊量近3万人次。承担省级以上课题 4项,参与(均为前三)省部级项目20余 项,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
1《机械刺激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吉林省科技厅,第一 10万
2.《宫腔灌注HCG对COH周期胚胎种植率的影响》吉林省卫健委 ,第一,5万
3.《反复着床失败患者应用续贯移植的临床疗效探究》吉林省科技厅 ,第一,5万
4《亚精胺联合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损伤的机制和安全性研究》吉林省科技厅,第一 85万
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近5年发表SCI论文如下:
1.Whispers of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heater: Directing Role of Long Noncoding RNAs,Available online 13 May 2024
2.Whispers of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heater: Directing Role of Long Noncoding RNAs.Non-coding RNA Research 2024.5.13
3.Asiatic acid inhibits cervical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via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research article.July 4,2024
4.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Are Regulated by Estradiol and Are aPredictive Marker for IVF Outcome。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2019
5.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based serum metabolomics study onrecurrent abortion women with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PLOS ONE.2019
6.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duces anti‑Müllerian hormone receptor 2 overexpression in ovarian granulosa cell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patients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2016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85年,1998年获准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2000年获准开展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试点工作,200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获准开展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2011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多种层次、多种类别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即中医学、中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即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即中医学、中药学。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形成了覆盖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和护理学5个一级学科,并将基础与临床、中医与西医、医学与药学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研究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51名、硕士生导师245名,其中有享誉全国的终身教授6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9人,国家及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6人,吉林省教学名师3人,吉林省新世纪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1人。迄今为止,研究生学院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910人,博士研究生109人。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主持人,有的已经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有的移居海外,成为当地中医药机构的负责人,为促进中医药对外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2006年5月,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成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列为学院建制,突出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开创了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研究生学院现设有综合办公室、培养科、学科与学位科、管理科四个职能科室。研究生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紧抓“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一主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逐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导师队伍建设,初步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监督保障体系。
“十二五”是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机遇,研究生学院将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办学理念,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稳步扩大教育规模,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引导研究生“夯实理论基础,精通专业技能,兼学中西两法,通晓古今中外”。 展望未来,研究生学院全体教师有信心,有决心,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学校“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踏实工作,把研究生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