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院-刘达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2-11 导师主页
刘达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医学院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9639842@qq.com

硕士招生专业

1
中医骨伤科学
2024
1
专业学位硕士
骨疾病的研究

   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硕士,教授,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华裔骨科学会骨科康复专委会委员,吉林省针灸学会针灸基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等骨科疾病。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研究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1部,副主编学术著作8部,获得省级科技成果5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基于“肾虚血瘀”论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评价研究                           

中药组方论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评价研究    

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及相关影像因素的调查研究

祛风除痹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风寒湿型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Workshop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学临床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作用价值的研究                         吉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基于“肾虚血瘀”论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评价研究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中药组方论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评价研究                                     吉林省科技成果奖

克雷氏骨折手法整复术后康复治疗与评价的临床研究                              吉林省科技成果奖

不同剂量鹿茸总多肽对去卵巢大鼠所致骨质疏松治疗作用的试验研究      吉林省科技成果奖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85年,1998年获准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2000年获准开展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试点工作,200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获准开展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2011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多种层次、多种类别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即中医学、中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即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即中医学、中药学。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形成了覆盖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和护理学5个一级学科,并将基础与临床、中医与西医、医学与药学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研究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51名、硕士生导师245名,其中有享誉全国的终身教授6人,国家级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9人,国家及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6人,吉林省教学名师3人,吉林省新世纪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1人。迄今为止,研究生学院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910人,博士研究生109人。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家或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主持人,有的已经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有的移居海外,成为当地中医药机构的负责人,为促进中医药对外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2006年5月,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成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列为学院建制,突出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开创了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研究生学院现设有综合办公室、培养科、学科与学位科、管理科四个职能科室。研究生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紧抓“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一主线,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逐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导师队伍建设,初步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监督保障体系。

  “十二五”是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机遇,研究生学院将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办学理念,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稳步扩大教育规模,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引导研究生“夯实理论基础,精通专业技能,兼学中西两法,通晓古今中外”。 展望未来,研究生学院全体教师有信心,有决心,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学校“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踏实工作,把研究生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摇篮。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