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学院-周磊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2-08 导师主页
周磊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中西医结合学院
中西医结合基础
肿瘤发病机制及肾脏病理
417491208@qq.com

招生信息

1
中西医结合基础
2024
1
学术型硕士
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疾病的疗效和机理研究

本人毕业于吉林大学,于2009年取得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业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从2010年至今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事病理诊断工作至今,工作期间推动病理科新技术开展,如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冰冻诊断,肾穿诊断及分子诊断等。本人于2016年至2017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进修病理诊断。2023.3至2023.9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肾病科进修肾穿活检诊断。从事病理诊断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尤其擅长消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乳腺及呼吸系统的病理诊断。本人于2013年进入西医内科教研室,负责本科生西医内科授课至今,积累了较丰富的授课经验。社会兼职方面,当选吉林省中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间质性肺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病理生理学会委员,吉林省病理学会委员,中西医结合老年肿瘤委员会委员等。工作期间,发表多篇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科研项目,主持省级科研项目4项。本人性格开朗,工作严谨,为人友善,乐于助人,思想积极上进。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1、tRF-3Thr-CGT调控mtDNA编码蛋白翻译促进肝细胞癌进展的机制研究,省科学技术厅,2024.01-2026.12,经费10万元 ,项目负责人,进行中。

2、 消渴肾安胶囊调控线粒体稳态干预DN肾损伤作用的研究,吉林省卫生健康科技能力提升项目,2023.01-2025.12,5万元,进行中。(项目负责人)

3、 人类疾病实验动物(小鼠)模型比较病理组织学图库建立(20191008011TC),吉林省科技厅计划发展项目,2019.01-2020.12,10万元,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4、 从SIRT1影响线粒体整合的自噬-炎症-凋亡通路角度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中作用的研究。2014-2017年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5万元,已结题。

5、 从影响RIP1泛素化探讨p62在人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机制中作用的研究(812025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  主要参加人(第二名)

6、 推拿治疗肌肉纤维化活血化瘀作用的血管重塑效应与时效规律研究(81401503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  主要参加人(第二名)

7、尿素通道蛋白在尿浓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C140105)  国家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主要参加人(第三名)

8、 NO在尿素通道蛋白B基因敲除所致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机制(30900518)国家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主要参加人(第六名)

9、卵巢癌中GRP78的差异表达及其在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机制中的作用(201215057)省部级  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主要参加人(第三名)

10、京尼平干预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作用的研究,省科学技术厅,2024.01-2026.12,经费10万元,第三参与,进行中。




展开更多

研究成果

1、Jian Wang,Wenjing He,Chunhua Li,Yue Ma,Mingjun Liu,Jinxiang Ye,Lei Sun,Jing Su,Lei Zhou,Focus on negatively regulated NLRs in inflammation and cancer,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136(2024)112347,(通讯作者,SCI IF 4.85)

2. Sihang Yu, Lei Zhou, Jiaying Fu, Long Xu, Buhan Liu, Yuanxin Zhao, Jian Wang, Xiaoyu Yan, Jing Su. H-TEX-mediated signaling betwe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and macrophages and exosome-targeted 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ront Immunol . 2022 Oct 13;13:997726.(共同第一作者,SCI IF 8.876)

3. Jing Li, Qingxia Huang, Yao Yao, Peng Ji, E. Mingyao, Jinjin Chen, Zepeng Zhang, Hongyu Qi, Jiaqi Liu, Zhaoqiang Chen, Daqing Zhao, Lei Zhou* and Xiangyan Li*. Biotransformation, Pharmacokinetics,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Ginsenoside Rd Against Multiple Diseases. Front Pharmacol . 2022 Jul 19;13:909363. (通讯作者,SCI IF 6.455)

4、UT-B-deficient mice develop renal dysfunction and structural damage. BMC Nephrol. 2012 (SCI 2.146) (第一作者)

5、Zhang, Yihe; Zhou, Lei; Zhang, Juanjuan; Zhang, Lichao; Yan, Xiaoyu; Su, Jing ; Suppressi on of chloride voltage-gated channel 3 expression increases sensitivity of human glioma U251 cell s to cisplatin through lysosomal dysfunction, Oncology Letters, 2018, 16(1): 835-842(共同第一作者,SCI IF 2.57)

6. 周磊, 王健, 于司杭,等. Nd:YAG皮秒激光祛除豚鼠色素沉着斑作用的研究[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1, 42(6):321-324。

7. 周磊、熊壮、马跃、董敬蓉、丁文斌. 双香豆素通过抑制PDK1活性增加人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敏感性的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 24(12):3.

8. 周磊.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中活检病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 49(1):13

9. 周磊. P16与Ki-67免疫组化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病理诊断中的探讨[J]。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2 4:35-36

10. 陈峰,周磊,苏静,张大维。肝癌相关指征在化学诱发小鼠肝癌过程中的动态研究。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9,29(10):105-111。

11、Xia, Mei-hui; Yan, Xiao-yu; Zhou, Lei ; Xu, Long; Zhang, Li-chao; Yi, Hao-wei; Su, Jing ; p62 Suppressed VK3-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Through Keap1/Nrf2 Pathway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Ce lls, Journal of Cancer, 2020, 11(6): 1299-1307(SCI IF 4.27)

12、 Endoplasmic Reticulum Is at the Crossroads of Autophagy, 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s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J Diabetes Res  2013 (SCI 1.897) (第二作者)

13. Role of thin descending limb urea transport in renal urea handling and the urine concentrating mechanism. Am J Physiol Renal.  2011 (SCI IF: 3.792) (第二作者)

14. Suppression of Chloride Channel 3 Expression Facilitates Sensitivity of Human Glioma U251 Cells to Cisplatin Through Concomitant Inhibition of Akt and Autophagy. Anat Rec (Hoboken)  2013 (SCI IF: 1.569) (第三作者)

15. Differential protein expression in heart in UT-B null mice with cardiac conduction defects. Proteomics  2009 (SCI IF: 4.851) (第六作者)

16.维生素K3抑制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M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J]. 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2007,23(7):1339-1442(第一作者)

17. VK3通过引起氧化应激激活NF-κB诱导PC-3M细胞发生凋亡[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3):303-306 (第一作者)

18.老年尿素通道蛋白基因敲除鼠急性缺氧耐受能力下降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4(8):961-963 (第一作者)

19.白藜芦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4年,34卷6114-1115(通讯作者)

20. 白藜芦醇通过诱导自噬保护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年,vol 18,No.12 (通讯作者)

21.氯通道ClC-2反义寡核苷酸对顺铂作用下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侵袭力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 (第二作者)

22.抑制氯通道CLCN2基因表达对顺铂诱导胶质瘤U251细胞损伤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5);859-863(第二作者)

23. 乳腺癌细胞上E-cd和CD34的表达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4):596-599 (通讯作者)

24. Differential protein expression in heart in UT-B null mice with cardiac conduction defects[J]. Proteomics,2009 Feb;9(3):504-11

25.《抑制氯通道ClC-3能促进顺铂诱导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损伤》 编号:2008shxh004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三等奖  第二名


展开更多

学校介绍

长春中医药大学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长春市立中医进修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校训精神,“多维、开放、经营”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中医药为主,医、工、管、法、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现有ESI全球前1%学科2个,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个、重点学科19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4个,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5个。

坚持引培并举,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院士、国医大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全国名中医、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岐黄学者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73人(次)。有博士生导师186人,硕士生导师753人。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团队”1个,“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最美辅导员”1人。代谢病团队入选国家首批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一流中医药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935名,其中本科生11226人,专科生151人,硕士研究生2941人,博士研究生490人,国际学生56人。本科专业25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8个、特色高水平专业(群)4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及教学团队1门(个)。附属医院入选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主编规划教材120部,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吉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

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十四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118项。“十三五”以来,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201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励244项。现有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北方)、国家现代中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12个。学校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励384项,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坚持社会服务,加强高端医疗资源建设。建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所,三级综合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附属医院是首批国家临床研究基地,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国家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单位,获评全国援外医疗先进集体。附属医院党委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抗疫先进基层党组织”。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获批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

坚持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提升中医药国际化水平。创办《中医药历史与文化》集刊,打造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新载体。创新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认证制度”,在全国中医药院校推广应用。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指定院校,构建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的来华留学教育全周期培养体系,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单位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东北亚中医药传播发展基地、中国-俄罗斯(莫斯科)中医药海外中心项目建设,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著作奖”1项。

立德树人,行稳致远,学校将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战略、人才攀登战略、特色发展战略、改革驱动战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中医药人才,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