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风采
刘京丽
浏览量:401   转发量:25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副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学位:硕士
  •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针灸推拿学院
  • 硕导专业:针灸推拿学(学术型)、针灸推拿学(专业型)、针灸(专业型)
  • 邮箱 : ljldr2006@126.com
  • 工作电话 : 0431-89989403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刘京丽,女,针灸推拿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教育与研究,针灸的效应机制与临床研究。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原长春中医学院)。2003年6月以优秀毕业研究生完成学业,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兼任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吉林省睡眠研究会理事、吉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针推结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痛症专委会常务理事、针灸基础专委会理事、未来研究会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分会委员。在教学研究方面,注重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研究,包括课程建设、各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主持、参与国家、省、校级教研课题46项,发表教研论文34余篇,获得教学成果奖20项。在学术研究方面,致力于针灸推拿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深入探索针灸推拿治疗疾病的方法、机理、影响因素及效应,积极推广临床适宜技术,主持及参与各级科研项目18项,发表学术论文23余篇,参编著作6部,参编教材2部,获得发明专利1项,获评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个人先进及教学竞赛奖励等16次。主讲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及研究生、中医养生学专业本科多门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针灸的效应机制与临床研究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1.《放射线诊断学课件》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三等奖,吉林省教育厅,参与,2006年。

2.《中医药院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与,2009年。

3.《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获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与,2018年。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针灸推拿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1.仿真关节和材料研究-针刺肓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动态数理量化研究,参与,吉林省科学技术厅成果,2010.3。

2. 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对心肾不交型失眠多导睡眠图特征的影响,参与,吉林省中医院管理局,2012.8-2014.6。

3. 以“五脏俞”刺络法为主调“五脏神”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主持,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4.12-2016.5。

4.止咳定喘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参与,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4.12-2016.5。

5.“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针法对失眠症患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参与,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08.1-2015.10。

6. “头颈部肌肉易罐松解疗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研究,参与吉林省卫计委,2016.12。

7.助阳化瘀针灸法治疗慢性劳损腰痛的临床研究,参与,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6.12。

8.基于历代文献数据挖掘的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失眠规律研究,主持,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7.7- 2019.3。

9.以“五脏俞”刺络法为主调“五脏神”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推广应用研究,主持,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7年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7.9-2019.2 。   

10. 基于古籍数据挖掘的子午流注针法应用规律研究,主持,吉林省教育厅,2018.1-2019.12

11.全自动排烟智能温灸治疗床的研制,参与,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1-2021.12。

12.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OCS激素水平的临床研究,参与,吉林省教育厅,2019.1-2020.12。

13.从神经-免疫相互作用探讨针刺对EAE小鼠CNS微炎状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参与,吉林省教育厅,2020.1-2024.7。

14. 基于明清以来古今文献数据挖掘的阿是穴分布及主治规律研究,主持,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2021.3-2022.8。

15. 五脏俞毫火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主持,吉林省科技厅,2021.7。

16. 隔姜灸关元穴对寒凝证类原发性痛经(PD)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与影响,参与,吉林省科技厅,2021.7。

17.腹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参与,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2022.-2023.11。

18. 毫火针五脏俞对脾虚型大鼠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主持,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2023.4。


学术成果

一、论文

1.刘京丽.施治时间对针灸疗效影响之拙见.针灸临床杂志,2003.

2.刘京丽.针刺治疗痛经举隅.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

3.刘京丽,胡金凤.管窥消渴之针灸诊治要点.辽宁中医杂志,2011.

4.刘京丽.针灸治疗消渴的时间效应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5.刘京丽.五脏俞现代临床应用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6.刘京丽.针灸治疗失眠关键因素探析.辽宁中医杂志,2016.

7.刘京丽,孙阿茹,张静,李典育,孙彩霞,郑屹.皮内针法治疗失眠规律探析.针灸临床杂志,2018.

8.刘京丽,张静,孙阿茹,李典育,孙彩霞,郑屹,艾成龙.近10年皮内针疗法治疗失眠临床研究概况.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

9.刘京丽,李典育,张静,孙彩霞,郑屹,张芯予,艾成龙.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

10.艾成龙,史钊,张竞文,等.近15年乌拉草研究概况.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

11.龚海平,刘京丽,矫闻经纬,马旭.十二刺在治疗肌筋膜炎中的研究进展.养生保健指南,2021.

12.马旭,刘京丽.圆利针联合毫针治疗老年颈源性头痛验案一则.益寿宝典,2022.

13.龚海平,刘京丽,矫闻经纬,马旭,黄功庆,李爽. 不同针具治疗背肌筋膜炎研究概况.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

14.吴艳,王羽希,郑紫文,杨朝源,印紫涵,刘京丽.依托“微养生”小程序输出中医药产品的可行性分析.中华养生保健,2023.

15.黄功庆,刘京丽.近5年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进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

16.李爽,刘京丽.五脏俞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    

17.龚海平, 矫闻经纬, 马旭, 李爽, 黄功庆, 刘京丽. 基于古今文献研究阿是穴分布及主治规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

18.王子嫣, 邢慧媛, 王佳玉, 武椒, 肖洋, 刘京丽. 一种适用于中医学习的手机APP的开发研究.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19.郑紫文, 印紫涵, 杨朝源, 吴艳, 王羽希, 刘京丽. 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传统功法改善亚健康的作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

20.赵瑶琴, 刘京丽, 奉飘, 李畅, 马源, 张渝婧. 五脏俞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研究进展. 妇儿健康导刊, 2024.

21.张渝婧,仉培臻,奉飘,赵瑶琴,李畅,马源,刘京丽.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

二、专利

一种用于治疗痛经的暖宫三伏贴的制备及其应用,2023年。

三、科技进步奖

加味苍附导痰丸内服加外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及推广研究,2024年


部分教研项目

1.高等中医药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参与,吉林省教育厅,2003.5-2013.1。

2.中医专业双语教学及其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吉林省教育厅,2005.6-2009.11。

3.中医药院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校内自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参与,吉林省教育厅,2005.6-2013.1。

4.隐形课程建设对中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显性作用,参与,吉林省教育厅,1999-2008.4。

5.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吉林省教育厅,2005.6-2013.1。

6.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研究,参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6-2009。

7.中医药院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第五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6.12-2008.9年。

8.中医药院校课程建设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主持,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2015.12。

9.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2015。

10.本科中医学专业生物医学课程整合的研究,参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年-2015。

11.高等中医药院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第五名,吉林省教育厅,2010-2014.7。

12.教学研究型大学内涵和建设途径研究,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2010年。

13.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工程项目内涵建设与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7-2013.4。

14.践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 推动长春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视域,参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

15.高等中医药院校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研究,参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6。

16.融合与创新:地方院校高层次教学团队构建的行动逻辑,参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6-2013.10。

17. 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内部专业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例,参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3-2013.12。

18.长春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吉林省教育厅,2012.6-2016.1。

19.高等中医院校精品课程后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参与,吉林省教育厅,2012-2014.11。

20.吉林省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情况调查研究,参与,吉林省中医院管理局,2011。

21.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7-2016.3。

22.基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7-2017.11。

23.高等中医药院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模式研究,参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7。

24.二维四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72017.11。

25. 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6-2017.11.30。

26. TBL与CB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妇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参与,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6-2017.12。

27.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运行成效及改进研究,主持,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7-2017.12.30。

28.高等中医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7-2017.12。

29.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与实践,主持,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7-2017.11。

30. 网络教学手段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中的研究与应用实践,参与,校级教改专项团队

31.基于微课模式的《推拿手法学》网络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参与,校级教改专项团队

32.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专业“五位一体”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吉林省教科办“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6-2018.12。

33. 高等中医药院校“三维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以针灸推拿学专业为例,主持,长春中医药大学,2017.7-2019.6。

34.行业政策视角下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嬗变与启示研究,主持,吉林省高教学会,2018.5-2020.12。

35. 以医学素养为导向的“三三”式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主持,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培养项目,2020.5-2021.5。

36.基于经典-科研-临床一体化针灸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参与,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培养项目,2020.5-2021.5。

37.以学生为中心的在线教学模式及其效果评价研究,主持,长春中医药大学课题,2020.3-2021.2。

3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研究,主持,中国高教学会,2021.6-2024.12。

39.后疫情期《实验针灸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参与,吉林省高教学会,2022.04-2024.04。

40.传统文化视野下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经典-科研-临床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研究,参与,吉林省教育厅,2022.6-2024.6。

41.针灸推拿科研设计与方法,主持,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培养课程思政项目,2022.11-2023.11。

42.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高职针灸推拿专业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参与,吉林省教育厅,2022-2024。

4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养生类课程群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主持,长春中医药大学,2023.9。

44.《以课程思政为载体融入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以<神经定位诊断学>为例》,主持,长春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2023.9。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